1-学校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风景旖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江苏省属高等学府。
1997年6月19日,学校由创办于1958年的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和创办于1959年的淮阴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0年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并入。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淮阴师范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60余年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淮阴师范学院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地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苏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2-专业目录
学历 | 类别 | 专业 | 备注 |
---|---|---|---|
专升本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 、历史学、英语 | 入学考试:全省 |
理工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生物科学、工程造价、地理科学 | ||
经管类 | 经济与金融、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 ||
教育类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 | ||
体育类 | 体育教育 | ||
法学类 | 法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产权 |
1-学校简介
南通理工学院(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通理工”,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硕士学位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为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于2000年;2014年5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南通理工学院。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的一批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
学校两度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2018年全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督查考核优秀单位”,连续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学校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三年毕业生的年终去向落实率平均为95%以上。
2-专业目录
学历 | 类别 | 专业 | 备注 |
---|---|---|---|
专升本 |
经管类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健康服务与管理 | 入学考试:全省 |
理工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 | ||
医疗类 | 护理 |
1-学校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59个本科招生专业,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
2-专业目录
学历 | 类别 | 专业 | 备注 |
---|---|---|---|
专升本 |
教育类 | 学前教育(054)、小学教育(058) | 入学考试:全省 |
法学类 | 法学(047) 、社会工作 |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001)、秘书学(005)、英语(006) | ||
理工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2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19) | ||
经管类 | 体育教育 |
1-学校简介
无锡太湖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多学科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无锡市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占地2000亩,师生20000多人,被誉为“花园中的大学”,毗邻上海,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源于百年传承的“双一流”大学——江南大学,创建于2002年,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2019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无锡太湖学院位居江苏省同类高校榜首。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无锡太湖学院位列全国第6名,江苏省同类高校第一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192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95%以上,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优秀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和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特聘国外名校兼职教授、国内产业教授等优秀人才300人。
2-专业目录
学历 | 类别 | 专业 | 备注 |
---|---|---|---|
专升本 |
法学类 | 法学(029) | 入学考试:全省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001) | ||
理工类 | 自动化(013)、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010)土木工程(004) | ||
经管类 | 工商管理(025)、人力资源管理(017)、工程管理(021)、金融学(027)、会计学(024) |
1-学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151368.86平方米,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1027637.57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8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第三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9个,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类)59个,共涵盖81个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不断优化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专业目录
学历 | 类别 | 专业 | 备注 |
---|---|---|---|
专升本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 | 入学考试:全省 |
教育类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
1-学校简介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由教育部创办,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主、兼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因服务中国残疾人事业和特殊教育需求而生,于1982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支持下创办,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学校的建立,开辟了中国特殊师范教育的先河。1997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学校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建单位。2015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特教人才。设有10个学院,2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拥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立项省级重点教材12部。
2-专业目录
学历 | 类别 | 专业 | 备注 |
---|---|---|---|
专升本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 、英语 | 入学考试:全省 |
教育类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 ||
理工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经管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院校
Undergraduate School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ABOUT SCHOOL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校位于徐州泉山风景区南麓,毗邻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容纳8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学、实训、生活和文体设施。学校积极加强与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在内的周边强校联合办学,共享优势师资和办学资源。学校现有各类教师总数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为71.68%,承担各类教研教改项目200余项。办学以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万人。
学校大力实施内涵提升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把学校建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技术技能型高校。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ABOUT SCHOOL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Jianghai College)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1999年由民革江苏省委、扬州市委牵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具有独立颁发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校园占地1040亩,建筑面积22.89万平米,教学用房16万平米;设有10个院(部),开设39个高职专业;有专兼职教师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0200多人。
学校荣誉:先后获批“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 “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江苏省首家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民办高校”“江苏省节水型高校”等称号,连续三次获“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师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00多项。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第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位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一所生态、园林式学校。2018-2024年,连续七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居全国幼专首位,2024年蝉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范类第一名。
学校设有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小学英语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人工智能、中文文秘等24个专业,形成了“幼、特、老、艺”四大专业群。
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部示范性国培基地、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幼儿园管理专委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泛长三角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
ABOUT SCHOOL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OUT SCHOOL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200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开设34个招生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橡胶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四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三分天下有其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材料应用)、现代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江北和徐州地区唯一的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唯一被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ABOUT SCHOOL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以出生太仓的世界著名核物理女王——吴健雄的名字命名,位于苏州太仓市。学院所在区域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和娄东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
学院前身之一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创办于1907年,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培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胡厥文、国防大学原中将副校长钱抵千、核物理学家院士黄胜年等一批国家栋梁及数以万计的教育人才。学院创建合并的太仓广播电视大学、太仓工业学校植根产业培养人才,校企合作经验丰富,为顺利转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了雄厚的产教融合基础。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BOUT SCHOOL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Xu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
学校始创于1956年,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学校”,2003年成为“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同时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分院”,2012年2月升格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盐城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BOUT SCHOOL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盐城地区第一所省属公办高职学院,是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省级示范性综合型高职学院,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64年创建的江苏省盐城专区纺织工业职业学校。1968年,学校因“文革”撤销;1980年,学校复办,校名为盐城纺织工业学校。2004年,学校与成立于1989年的盐城轻工业学校合并组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改为现名。学校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引领区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创新活校、和谐兴校”五大方略。
创新办学体制,成立学校理事会,构建完善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办专业,打造7个产业学院,共建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和工程中心、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形成了“双链对接、双教融合、双证融通、双元互动”的“四双”育人模式。